信用卡流通數...攀歷史次高...直逼卡債風暴時期

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,今年3月底止,信用卡流通卡數增加至4,456萬張,直逼 卡債風暴時高峰,14年來,信用卡市場也出現三大變化,包括發卡量有秩序成 長、簽帳金額及循環信用餘額明顯消長,及收入結構大改變。

 

2005年間因銀行浮濫發卡、持卡人過度消費、擴張信用,爆發卡債風暴,不少人以卡養卡,最後還不少錢,出現數十萬的卡奴,銀行獲利大受衝擊,也衍生不少社會問題。卡債風

暴後,信用卡市場發卡量跟著下滑,政府陸續採取多項措施整頓市場,2010年發卡量開始止跌。

 

根據金管會統計,到今年3月底止,信用卡流通卡數已回升到4,456萬張,是歷史次高,離2005年卡債風暴時高峰的4,549萬張,只差93萬張。以最近幾個月的成長速度,不到半年,

就可追過卡債風暴時的最高發卡量,再創歷史新高。

 

金管會官員表示,這波成長跟當年卡債風暴前的成長,並不相同,這14年來,信用卡市場已出現很大變化。包括第一,卡數是有秩序的增長。金管會資料顯示,不僅流通卡數增加、直逼卡債風暴的高峰,有效卡數(最近六個月有使用的卡)更在2015年增至2,535萬張,就已超越卡債風暴時的高峰。官員表示,在金管會採取多項健全信用卡措施,及教育宣導下,不管有效卡數或流通卡數的增加,信用卡逾放比率都控制在0.22%低檔,遠低於卡債風暴時期的2%以上,顯示這波市場是健康的成長,要再引發風暴的機率不大。任內推動調降信用卡循環利率的前金管會曾銘宗說,卡債風暴後,大家學乖了,民眾不再透支消費,信用卡已導回支付工具本質,而且在無現金社會趨勢下,及政府力推電子支付,發卡量還會持續增加。

 

第二,循環信用餘額與簽帳金額明顯消長。金管會資料顯示,卡債風暴時循環信用餘額高達4,947億元,今年3月底已大降至1,101億元,不到卡債風暴時的四分之一。而當時一年簽帳金

額只有1兆多,去年底則已多達2.8兆元,是卡債風暴時的二倍多。銀行業者表示,為導正信用卡為支付工具的本質,金管會推出「長期使用循環信用持卡人轉換機制」,供持卡人選擇,將循環信用轉換為小額信貸或信用卡分期還款,減輕負擔。加上民眾不再輕易動用循環信用,信用卡不再被當做融資工具,都是造成循環信用餘額與簽帳金額一減、一增的原因。

 

第三,信用卡業務收入結構大幅改變。金管會資料顯示,信用卡主要三大收入,循環信用利息收入、簽帳手續費收入及預借現金手續費收入,過去是以循環信用利息收入排名第一,現在已易位,換成簽帳手續費收入是主力。官員分析,卡債風暴後,政府修法將循環信用利率上限調降至15%,及循環信用餘額日益下降,都是造成循環利息收入下降的原因。

 

LINE